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走過60年 城鄉巨變:我國城鎮化水平大幅提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09年09月24日   來源:人民日報

    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座座工廠鱗次櫛比,一條條公路寬廣通達……新中國成立60年,我國城鎮化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城鄉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到2008年底,我國城鎮人口6.07億人,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08年的45.68%,提高了5倍多;城市個數由新中國成立前的132個增加到2008年的655個。與此同時,小城鎮蓬勃發展,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城市發展布局和結構日趨合理,城鄉社會經濟及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環境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城市長大了,城鎮變多了,競爭力強了。”人們這樣感慨。新中國成立初期,大城市還寥寥無幾,到2008年,人口100萬以上城市達122個,50萬—100萬人口城市達118個。與此同時,小城鎮快速發展,打破了城鄉分割的體制,聚集效應顯現。2008年底全國共有建制鎮19234個,小城鎮人口占城鎮總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20%上升到45%以上。城市群的崛起,成為中國經濟的增長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用不足3%的國土面積,聚集了中國14%的人口,創造了42%的國內生產總值。我國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為骨干、小城鎮為基礎的多層次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城市化發展道路。

    城鎮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帶動區域經濟持續發展。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增速迅猛,城市的產業結構實現了優化升級;一大批跨國企業集團落戶城市,商業連鎖店、百貨超市等涌現大街小巷,極大促進了城鄉市場的繁榮興旺;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實現了連續5年14%左右的速度遞增。截至2008年底,全國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總數達到20.15萬個,帶動農戶9808萬戶。

    “住樓房、掙工資、交保險,咱農民也過上城里人的生活。”山西朔州平魯區農民劉德說。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越來越多的農民“洗腳進城”。加快城鎮化發展,各級政府的職能定位、管理理念、行為方式在發生變化,深圳建立起農民工社保體系,有的地方采取措施提高農民工工資,有的城市打破城鄉維權壁壘,將農民工子女納入城市義務教育范圍……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讓農民就業由亦工亦農轉向全職非農,由城鄉流動逐步趨于穩定。據統計,2008年全國非農就業的農民工總量超過2.2億,農民工在我國第二產業從業人員中占58%,在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中占52%,已成為支撐我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60年城鎮化發展,與老百姓生活相關的公共設施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城鎮功能日趨完善,承載能力逐步提高。昔日是“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現在路網縱橫交錯,交通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到2008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已達373萬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6倍,全國97.8%的行政村通公路。人均生活用水量從38升提高到178升,用水普及率從42%上升到95%,64.7%的農村通了自來水。全國共230多個城市設置了公交優先車道或專用車道,搭公交、坐地鐵,逐漸成為大多數城市居民出行的優先選擇。

    居民收入水平明顯增長,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生活環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抽樣調查顯示,2008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15781元,比1949年增長157.8倍。過去住的大雜院、亭子間、土坯房、茅草房,如今變成了單元樓、公寓房,“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昔日夢想走進千家萬戶。到2011年,我國將基本解決現有1000萬住房困難的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覆蓋城鄉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趙永平、陳仁澤)

 
 
 相關鏈接
· 陜西城鎮化實現跨越式發展 城鎮人口達1583.8萬
· “三年大變樣、推進城鎮化”給河北帶來深刻變化
· 新中國60年城鎮化發展綜述
· 經濟繁榮 生活美好—新中國60年城鎮化發展綜述
· 郭聲琨:城鎮化建設創造的業績也是經濟發展業績
· 河北省召開全省城鎮化暨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會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