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發布
 
衛生部發布會介紹我國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等情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11年05月10日   來源:中國網

    衛生部于5月10日10:00在衛生部(西直門外南路1號)新聞發布廳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狀況和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有關情況。

    主持人 鄧海華: 各位媒體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5月15日是“防治碘缺乏病日”,我們今天例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到了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王斌和醫政司副司長郭燕紅向大家通報有關情況。首先我們有請醫政司副司長郭燕紅向大家通報我國護理工作的有關情況。

    郭燕紅: 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國際護士節”是為了紀念現代護理學科的創始人南丁格爾在1912年設立的,宗旨是繼承弘揚和倡導南丁格爾甘于奉獻、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近百年來,每逢“國際護士節”,世界各地都紛紛舉行一些紀念活動,重溫南丁格爾“忠貞職守,盡力提高護理專業標準,勿為有損之事”的誓言,激勵廣大護理工作者傳承光榮傳統,履行為患者減輕病痛、增進健康的職責。

    我們國家有句古話叫“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從南丁格爾創立護理專業之起,護理工作便以人道主義精神和以關愛生命、救死扶傷為核心的職業道德密切聯系在一起。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學科學的進步,人民群眾對健康和衛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長,護理工作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治疾病、保護生命、促進健康和減輕病痛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多年來,我國廣大護理工作者秉承南丁格爾精神,履行救死扶傷、服務人民的神圣職責,無論是在日常的醫療護理工作中,還是在重大自然災害、疾病流行或者是人民群眾健康受到威脅的關鍵時刻,廣大護士都能夠恪盡職守,為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的健康作出重要貢獻。迄今為止,我國已有54名優秀護士榮獲國際護理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章。

    衛生部高度重視護理事業的發展,近年來,通過頒布實施《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貫徹落實《護士條例》,加強護理人才培養,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建設活動等一系列措施,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十一五”時期護士隊伍數量大幅度增加

    根據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國注冊護士總數為204.8萬人,比2005年增長了70萬,增長幅度為52%,“十一五”時期是我國護士數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每千人口護士數從2005年的1.06提高到2010年的1.52。醫院的醫護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公立醫院中,三級醫院醫護比達到1:1.36,二級醫院達到1:1.12,可以看出,醫院醫護比例倒置現象得到扭轉。今年,衛生部發布的《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對進一步發展護士隊伍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

    二、護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2010年注冊護士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占51.3%,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8.8%,中專學歷的護士占46%。與2005年相比,大專及以上護士的比例提高19.7個百分點,中專護士的比例下降了14.4個百分點,護士隊伍已經從以中專為主轉向中專、大專、本科多層次方向發展,護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同時,2005年以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衛生部的要求,對重癥監護(ICU)、急診急救、血液凈化、腫瘤、器官移植等專科領域的護士進行專科規范化培訓,護士隊伍的專業技術能力得到加強。

    三、護理理念、工作內涵、專業技術和服務領域得到一定發展

    現代醫學模式和新的健康觀念對護理理念產生了深刻影響,豐富了護理工作內涵。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以保障病人安全和診療效果為目標,滿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發展的方向,護士的工作內涵包括了對患者的專業照顧、協助治療、健康指導、心理支持等多個方面。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和高新技術在診療工作中的運用,臨床護理專業技術水平顯著提高,護士在急危重癥、疑難癥患者的救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護理服務不斷向家庭、社區延伸,并在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等領域發揮作用。

    四、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取得顯著成效

    2010年1月,衛生部在全國衛生系統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要求醫院要做到:一是保證臨床一線護士的配置,增加護士直接護理患者的時間。二是改革臨床護理患者的服務模式,安排每個責任護士負責一定數量的患者,即每個患者都有責任護士對其負責。三是責任護士要按照《護士條例》和《護士守則》的規定,履行對患者的專業照顧、病情觀察、治療處置、心理護理、健康指導等各項護理任務,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專業的整體護理服務。四是醫院要加強科學管理,完善薪酬分配,建立激勵機制,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臨床護士隊伍,充分調動廣大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一年多來,全國衛生系統積極行動,把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作為公立醫院改革一項重要的惠民利民措施。通過努力,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醫院和病房收到了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是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衛生部委托中國醫院協會近期對全國77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醫院進行了病人出院后的電話回訪,總體滿意度得分平均為88.97分(滿分100分),其中30所醫院滿意度得分達到90分以上;患者對護士技術的滿意度、對護士責任心的滿意度、對護士提供幫助及時性的滿意度以及對護士服務態度的滿意度都分別超過了9.2分(滿分10分)。患者的滿意是對護理服務質量最好的評價。開展優質護理的醫院、病房受到的表揚信、錦旗也明顯增多,反映出優質護理服務得到了患者的歡迎和好評。

    二是患者自聘護工比例降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醫院和病房,患者陪護率明顯下降,特別是聘請一對一護工的比例明顯降低。北京市所有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醫院和病房,自聘護工比例下降了30-50%,減輕了患者的經濟和社會負擔,病房秩序明顯好轉,為患者創造了良好的休養環境。

    三是護士責任感明顯提升。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改革了臨床護理模式,使責任護士對其分管患者負責,要求責任護士詳細掌握病情,了解診療計劃,及時溝通信息,明確護理要點,配合完成各項診療工作,這種工作模式提高了護士的責任感,也更密切了護士和患者的關系。 截至2011年3月底,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在所有三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共有1309所三級醫院和3765所二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三級醫院中,516所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50%以上的病房,其中有部分醫院已經在全部病房推行優質護理服務。在全國范圍內,優質護理服務的覆蓋面不斷擴大。經各地考核和復核,衛生部和總后衛生部確定并公布了在2010年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優秀醫院76所、優秀病房361個、優秀個人694名,在今天下午召開的紀念5·12國際護士節暨全國推進優質護理服務視頻會議上,將對這些醫院、病房和優秀個人進行表揚。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衛生部制定下發了2011年推廣優質護理服務的工作方案。2011年的工作目標是:全國所有三級醫院必須全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至少50%的三級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50%以上的病房,其余50%的三級醫院達到30%以上的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40%的地市級二級醫院和20%的縣級二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爭取到2011年底,全國至少有200所三級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80%以上的病房。

    雖然近年來我國護理事業發展迅速,但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仍存在差距,護士隊伍在數量上要進一步增加,在能力上要進一步提高,在服務內涵和領域上要進一步擴展,在權益和待遇上需要進一步保障。衛生部要求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護士條例》,同時,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制定實施“十二五”護理事業發展規劃,加強全國護士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臨床護士配置標準,改革臨床護理服務模式,加強臨床護理服務,拓展護理服務領域,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發揮更大的作用。

    謝謝大家。

    主持人 鄧海華: 謝謝郭司長。下面請王斌副局長通報我國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有關情況。

    王斌: 各位來賓、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今年5月15日是我國第18個“防治碘缺乏病日”,為了普及科學補碘知識,強化社會各界對消除碘缺乏病工作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的認識,衛生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13個部委、單位將于“防治碘缺乏病日”前后開展系列宣傳活動。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的目的之一就是通報目前我國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有關情況,同時對社會關注的食鹽加碘有關問題予以解答。

    第一方面,回顧我國碘缺乏病防治的歷程。我國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嚴重國家之一。20世紀70年代調查顯示,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均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受威脅人口約7.2億,曾有地方性甲狀腺腫患者3500萬人,地方性克汀病患者25萬人。2000年衛生部評估結果顯示,海南、重慶、四川、西藏、甘肅、青海、新疆7個省(區、市)未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內蒙古、遼寧、福建、貴州、云南、陜西、寧夏7個省(區)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其他17個省份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2007年《全國重點地方病防治規劃(2004-2010年)》中期評估顯示,海南、西藏、青海、新疆4省(區)未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重慶、四川、甘肅、云南4省(市)基本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其他省份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

    2010年,衛生部根據《全國重點地方病防治規劃(2004-2010年)》要求,對海南等8個省份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情況開展了現場考核評估。考核結果顯示,海南、重慶、四川、云南、甘肅5個省份居民戶合格碘鹽食用率均達到90%以上,尿碘中位數均超過100μg/L,兒童甲狀腺腫大率均小于10%,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階段目標。至此,除西藏、青海、新疆3個省(區)達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階段目標外,全國28個省份均達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標。

    國內外實踐充分表明,食用碘鹽是防治碘缺乏病經濟、有效和便捷的措施。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是一項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后代和提高全民人口素質的大事。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和關心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早在1956年,我國政府就將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納入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制訂了明確的政策措施。1979年,在全國主要病區推廣實施以食鹽加碘為主、口服碘油丸等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碘缺乏病的嚴重流行趨勢有所控制。1991年3月,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同志代表中國政府在《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和《執行90年代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行動計劃》上簽字,向國際社會莊嚴承諾到2000年中國基本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1993年,國務院召開了“中國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動員會”,全面啟動了以普及碘鹽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1994年,國務院頒布了《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確定對消除碘缺乏危害采取長期供應加碘食鹽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有效推動了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進程。1996年,國務院頒布了《食鹽專營辦法》,對食鹽生產、銷售實行專營管理,將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納入法制化管理。

    為確保持續消除碘缺乏病,2004年我國政府在《全國重點地方病防治規劃(2004-2010年)》中要求:到2010年,全國要有95%以上的縣(市)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

    2006年,衛生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12個相關部委印發了《實現2010年消除碘缺乏病行動方案》。2007年起,衛生部會同發展改革委、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建立了覆蓋全國所有縣級的碘缺乏病防治監測體系,根據監測預警,及時在碘鹽覆蓋率較低地區對重點人群采取應急補碘措施。

    2009年,衛生部委托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牽頭,在遼寧、上海、浙江和福建4個省(市)沿海地區開展了居民碘營養狀況和膳食碘攝入量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沿海地區居民碘營養總體水平適宜,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孕婦碘營養不足;沿海地區居民從膳食中(包括碘鹽)獲得的碘量是安全的;沿海地區水產品不是膳食碘攝入的主要來源,食鹽中的含碘量以及食鹽的消費量對于膳食碘的攝入量貢獻率約占80%,鹽碘是膳食碘攝入的主要來源。同年,衛生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高碘地區碘鹽供應和管理的通知》,要求在高水碘地區全面供應無碘食鹽,妥善解決非高碘地區不宜食用碘鹽的甲狀腺等疾病患者方便購買無碘食鹽,進一步規范無碘食鹽的供銷管理。

    2010年,衛生部委托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從尿碘水平和膳食碘攝入量兩個方面,系統評估了我國全民食鹽加碘在預防控制碘缺乏危害方面的健康效益以及我國不同地區居民碘營養狀況的潛在風險。評估結果顯示:從歷年人群尿碘水平和膳食碘攝入量兩方面評價,我國除高水碘地區外,絕大多數地區包括沿海地區居民的碘營養狀況處于適宜和安全水平。同時,為全面掌握我國人群碘營養狀況,評價全國碘缺乏病監測方案的實施與執行情況,2010年由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牽頭,對我國現行碘缺乏病監測體系進行了獨立的第三方評估。評估報告顯示:自2007年印發《全國碘缺乏病監測方案(試行)》以來,各地能夠嚴格按照監測方案開展各項監測工作,監測數據是客觀真實的;監測工作對我國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有重要貢獻。2010年監測結果顯示,全國碘鹽覆蓋率為98.6%,碘鹽合格率為98.0%,居民戶合格碘鹽食用率為96.6%;96.8%的縣居民戶合格碘鹽食用率達到90%以上,達到了《全國重點地方病防治規劃(2004-2010年)》的指標要求。

    衛生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編制的《全國地方防治規劃(2011- 2015年)》提出,到2015年,實現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標,繼續堅持以食鹽加碘為主的綜合防控策略,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補碘”原則,在已達到消除碘缺乏病標準的地區,持續供應合格碘鹽,鞏固防治成果;在尚未達到消除碘缺乏病標準的地區,進一步加強碘鹽普及力度,提高碘鹽覆蓋率和合格碘鹽食用率;在碘缺乏病仍嚴重流行地區可結合本地實際,通過監測預警,及時對高危人群采取應急強化補碘措施,防止地方性克汀病新發病例。在普及碘鹽的同時,合理布設不加碘食鹽的銷售網點,方便因疾病等原因不宜食用碘鹽的居民購買不加碘食鹽。衛生部還將發布新修訂的《食用鹽碘含量》標準,指導各省(區、市)在標準規定范圍內,根據當地人群實際碘營養水平,選擇適合本地情況的食用鹽碘含量平均水平。

    資料鏈接: 今年5月15日是我國第18個“防治碘缺乏病日”。為了普及科學補碘知識,強化社會各界對消除碘缺乏病工作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的認識,衛生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3個部委、單位將于“防治碘缺乏病日”前后開展系列宣傳活動,主要活動有:衛生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3個部委、單位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11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動的通知》,組織各省(區、市)有關部門開展宣傳活動;設計印制了2套主題宣傳海報,供各地宣傳使用;編制了公益廣告,擬在中央電視臺主要頻道播放;在青海省舉辦宣傳活動并召開防治工作研討會;編制了針對臨床醫生及普通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指南;在搜狐網等有關媒體開設專欄宣傳科學補碘知識,在健康報等媒體宣傳碘缺乏病防治的科普知識。

    主持人 鄧海華: 謝謝王局長。下面時間我們回答大家的提問。

    南方都市報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近期鐘院士公布了他對60名自述感染陰滋病患者的研究結果,結果顯示有80%的被檢人群感染了一種或者是多種的病原體,并且這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感染者感染了EB病毒。請問衛生部對他的研究結果是否認可?為什么衛生部公布調查情況的時候并沒有提及對這種EB病毒的檢測情況呢?另外,鐘南山團隊解釋說這種異地病毒具有高感染性,可以通過唾液等途徑傳播,之前衛生部表示沒有證據證明這些人群所述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聚集性,我想知道這兩種說法之間是不是存在矛盾?謝謝!

    鄧海華: 感謝鐘院士和他的團隊為此所作出的努力。我們認為,鐘院士的研究成果和衛生部的調查結果總體上是一致的,首先這個人群沒有感染艾滋病,這是肯定的。國內外權威機構檢測結果,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的病毒或者未知的病毒,所以建議媒體不要再用“陰滋病”這個詞了。第二,沒有證據表明該人群所述疾病具有傳染性和聚集性,沒有臨床、實驗室和流行病學證據支持該人群患有某種傳染性疾病。我們做的六個省市的科學規范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通過虛擬空間走到一起的人群,不構成傳統意義上的公共衛生問題,不會對其他人構成健康的危害。第三,這個人群每個個體都可能有這樣那樣身體上的不適,我們從來沒有否認這一點,也建議他們盡快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去診斷和治療,包括像鐘院士這樣權威的專家和他們的醫院。

    至于鐘院士的研究所提到的發現了這個人群EB病毒感染檢測率達到了55%,這個和他們發病有沒有聯系,這個問題我們也咨詢了長期從事EB病毒研究的權威專家。曾毅院士從事EB病毒研究長達50多年,他說EB病毒是健康人群中很常見的一種病毒,三到五歲兒童的感染率達到90%以上,而且以后是終身攜帶,一般不會引起這個人群所說的這些病癥。除了EB病毒以外,健康人體中還存在一些其他常見的病毒或者細菌,比如這次有研究出來的巨細胞病毒。亞洲人和非洲人幾乎是百分之百感染有這種病毒。皰疹病毒人均感染達到80%-90%,包括大腸桿菌,百分之百都有。微生物在人體內可以廣泛的存在,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致病。

    鐘院士根據這個人群中多數有高危行為這樣的特點,重點對病人進行生殖道、泌尿系統的檢查,和我們以前開展的檢查形成互補。至于說EB病毒是不是這個人群致病的原因,這是個科學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做研究,包括病毒學、性病學、傳染病學、流行病學方面的專家,還需要對這個問題再做進一步論證。

    我們非常感謝鐘南山院士的及其團隊的工作,也希望鐘南山院士和他的團隊能夠繼續參與到這個研究當中來。

    中國醫學論壇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這兩天媒體上也報道在周末舉行的甲狀腺健康項目的會議上,有專家公布說中國孕婦當中10%存在甲減,甲減對于孕婦和胎兒的危害并不為廣大觀眾認知,有許多醫生也并不認知。所以,有專家呼吁,在妊娠前和妊娠早期應該檢查孕婦甲狀腺的功能,請問王司長,衛生部在這方面有什么樣的考慮?

    第二個問題,近期有病理學的研究生反映部分病理學專業的研究生畢業以后沒有辦法報考執業醫師,對此衛生部有何回應?

    鄧海華: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兩位專家,一位是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地方病防治分委會碘缺乏病組組長、天津醫科大學內分泌研究所研究員陳祖培,另一位是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戴為信教授。

    第一個問題請專家來回答。

    戴為信: 孕婦是碘缺乏病的重點人群,我國對這方面研究是非常重視的。一般人群中甲減的發生率是1%,至于剛才記者提到的情況,也可能是亞臨床甲減,因為沒看到材料,我不能作出具體評價。

    陳祖培: 部分孕婦的甲減和亞甲減是和缺碘有關的。國內調查結果顯示,現在居民用戶合格碘鹽覆蓋率在90%以上。全國8省份抽樣調查顯示,大約有10%到20%的孕期婦女碘營養是不夠的,尚未達到尿碘中位數150微克/升以上的水平,提示孕期婦女碘營養不足。但是否能造成甲減或亞甲減,還需要根據更多的數據資料來分析。

    郭燕紅: 近期確實有一些病理學的研究生寫信反映在報考醫師資格考試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困難,我們非常關注。經過了解,來信涉及到的病理研究生所有的都是已經取得或者即將取得基礎醫學科學學位的研究生,他們的本科大多是學醫學檢驗、藥學、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預防醫學這些專業。根據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辦的規定,授予科學學位的研究生,在校期間主要是側重于基礎理論學習和實驗研究能力的鍛煉,他們的培養目標不是臨床醫生。因為來信的病理學研究生本科和研究生所學的專業都不是以臨床醫師為培養目標的,不符合《執業醫師法》關于醫考報名的規定,所以也就不能參加醫師的職業考試。按照目前的規定,凡是獲得臨床類別的醫師資格的人員,在進行醫師執業注冊的時候,執業范圍均可以注冊為醫學檢驗、病理專業,而成為病理醫師。下一步我們將協調教育部門在臨床醫學當中增設診斷病理學的二級學科,并授予專業學位來培養高層次的臨床病理醫師。

    另外,衛生部非常重視病理科的建設,2009年專門發布了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對病理科的人員、硬件條件以及病理科的發展都作了明確規定。2010年又將病理科納入了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的建設項目。病理學的診斷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沒有病理學的加強,就不可能有臨床診斷治療等方面的發展。所以,衛生部非常重視這支隊伍的建設和病理科的建設。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請問發言人,國家和衛生部最近都在嚴格監管食品安全的問題,最近有媒體說有商家修改食品的生產日期,讓食品回流市場的問題,請問衛生部對此怎么看?下一步衛生部將出臺怎樣的積極措施來保證民眾的食品安全?

    鄧海華: 最近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張勇主任接受記者采訪時,對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包括你提到的這個問題,都有詳細解答。衛生部將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根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定職責開展工作,保護公眾的身體健康。

    法制晚報記者: 請問郭司長,關于護理費用的問題,目前我們知道,公立醫院的護理費用標準普遍比較低,請問郭司長對這個問題有什么樣的看法?有些地方提出了大幅提高護理標準的解決辦法,想把護理費用納入醫保報銷的范圍。請問護理有沒有跟社保部門協調解決辦法的進展情況?

    郭燕紅: 現行的護理費的收費標準非常低,在北京一級、二級、三級的護理費分別是9元、7元、5元,還有的地方只有5元、3元、1元,現行的護理服務收費標準不僅嚴重背離了護士的勞動價值。關于合理調整護理費的問題,首先,應該把它納入醫療服務價格整個的管理體系當中,護理費只是醫療服務價格整體項目當中的一項。在我們整個醫療服務價格當中,有很多項目的價格都是背離了醫院的付出成本,比如說床位費、診療費,再比如一些基本的檢驗,包括一些病理的檢查,這些費用事實上都大大低于醫院的成本支出。在這個問題上,相關部門非常關注,國家發改委、衛生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曾經聯合下發過《關于改革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提出了近三年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理順醫療服務的比價關系,在規范醫療服務項目的基礎上,適當來提高臨床診療、護理、手術以及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所以,對于護理費的問題,應該納入到整個醫療服務的比價關系和醫療服務價格的整體調整當中來一并考慮。

    第二個問題,無論是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還是我們所有的政策,一方面要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醫療和護理服務。另一方面不能加重病人的負擔,包括經濟負擔和社會負擔。所以,各地在進行護理費的調整過程當中,既要科學設定護理費的標準,同時還應納入到醫保,從而能夠不增加患者的負擔。各地正在進行調研,安徽把護理費價格提到40、30、20并納入了醫保,有很多省并沒有提價,比如北京雖然去年提出來,但是現在也沒有真正把這個標準提高。而且各地在提高護理費用的同時一直在會商有關部門把它能夠納入到醫保。

    新京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前兩天香港公布護士的流失率好象5%多,內地有沒有統計過護士的流失率?據說像兒科和精神科的護士流失率是比較高的,請問郭司長對這個事情的看法。第二個問題,關于控煙,控煙的執法主體是哪個部門?

    郭燕紅:我也注意到了香港醫管局發布的一條信息,他們專科資深的護士流失率很高,造成了“護士荒”。事實上世界各地都用護士流失率來衡量護士的職業滿足感和護士隊伍的穩定性。在很多國家,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護士會也經常用流失率來衡量一個機構或者一個地區護士隊伍的穩定情況。護士的培養周期很長,特別是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長時間在臨床工作的護士是非常寶貴的資源,無論是醫療機構還是一個地區和國家,都力圖用更好的政策來吸引護士隊伍穩定在臨床一線。

    2007年我們做過全國696所三級醫院護士流失率的調查,當時流失率是5.8%。我們也做了一個橫向比較,有些地區流失率相對高一點,最高的能達到12%,有的地區相對低一點。我們非常關注護士流失的問題,用各種政策吸引和穩定一線護士是我們為病人提供更好服務的基礎。

    鄧海華: 我來回答控煙的問題,最近衛生部修訂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已于5月1日正式實施,執法主體是各級衛生監督機構。順便我想說一下關于控煙的問題,吸煙危害吸煙者自身的健康,在公共場所吸煙危害他人的健康,這已經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常識了。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有超過三億人吸煙,占全球吸煙者總數的三分之一,被動吸煙更高達7.7億。所以,控制煙草的危害,特別是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關系到國民的健康,也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國際形象。今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今后五年要“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這短短的十個字反映了我們政府的政治意愿,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標志,同時也是改變公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一個重要舉措。衛生部在3月份修訂《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時候,增加了在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這也是衛生部在當前的形勢下,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作出的一個重大決定,顯示了衛生部作為主管國民健康的國務院職能部門控制煙草危害、保護公眾健康的決心。

    剛才記者提到的這個問題,衛生部為此專門印發了《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衛生監督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依法履行公共場所衛生監管的職責,提高監管的效率,督促公共場所經營者切實承擔起公共場所衛生安全第一責任人和禁煙主體的責任,嚴肅查處違法經營行為,保護公眾的健康。

    當然,《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還不是一部專門針對公共場所控煙的部門規章,而且僅僅靠一個部門規章來在公共場所禁煙也會遇到諸多的難題。所以,衛生部今后在進一步做好控煙履約相關工作的同時,將會同國家控煙履約的部際協調小組的其他成員單位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推進國家層面的禁煙立法工作,通過多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我們一定能夠實現“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的目標。

    鄧海華: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鏈接
· 衛生部等開展2011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動的通知
· 衛生部發布會介紹我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等
· 衛生部發布會介紹《食品安全信息發布管理辦法》
· 衛生部發布會介紹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及愛牙日活動
· 衛生部發布會介紹我國鞏固和發展新農合制度情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