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鄉風民風美起來

2016-11-29 07:2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

成立8.6萬余個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
山東:鄉風民風美起來

“過去一家有喜事全村忙活,表面風光內心叫苦,群眾對移風易俗改革是打心眼兒里擁護。”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金山鎮洋滸崖村,村民鞏家義說,給兒子辦婚禮,正好趕上了婚事簡辦的新風。村里鄉親“隨禮不坐席,隨禮最多50塊”,只招待雙方直系親朋,一共擺了6桌酒席。“這擱在過去,鄉親吃流水席,少說也得30多桌,揮霍浪費嚴重,還欠下一大筆‘人情債’。” 鞏家義說。

自2011年開始,山東就把移風易俗工作作為鄉村文明行動的重要內容,特別是今年被列為移風易俗試點省份以來,形成了山東省文明委牽頭抓總,市縣鄉村四級黨政同抓,各級文明辦、民政等部門合力推動,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為了讓移風易俗工作順利推進,山東自2015年起每年下撥1000萬元作為各縣市區移風易俗專項經費。

為了遏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就得建組織、立規矩。目前,山東省在村、居委會成立了8.6萬余個紅白理事會,免費幫助群眾全程操辦紅白事,成為深化婚喪習俗改革、促進移風易俗的重要力量。到今年年底,山東全省將普遍建立完善紅白理事會。“剛開始,民政部門還請俺去參加了移風易俗輔導班,流程上很快就熟悉了。”淄博市臨淄區敬仲鎮東王官村紅白理事會成員崔星明說。在山東,各級民政部門也開展紅白理事會骨干成員輪訓,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膠州市三里河街道辦管理村村民劉秀明60多歲,是村里紅白理事會負責人。在他的建議下,管理村把移風易俗工作寫入了《村規民約》。“每個村子的《村規民約》雖然就那么幾條,有些土里土氣,但就是管用。”劉秀明說,“俺們村結婚,只準許用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兩輛車去迎娶新娘,一視同仁,沒有例外。”在山東,各地根據實際,通過召開支部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醞釀討論,“一村一策”“一鎮一策”,修訂《村規民約》,在充分尊重傳統民俗的基礎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成為全體村民的共同遵循。

“有錢沒錢,一個標準。”紅白理事會與村民簽訂承諾書,不按要求辦理的取消評優資格、不享受相關福利待遇等;一些村、居委會對紅白事簡辦的還給予資金補貼。這既讓個別群眾大操大辦無機會、沒市場,也解決了群眾“不想辦而又不得不辦”的難題。在巨野,一些村采取了“喜喪大院”模式,在村委大院配齊了婚喪事所需的桌椅板凳、鍋灶炊具等用品,婚喪事均在院里進行,統一標準,也就沒有了攀比。據山東省文明辦調查,通過紅白理事會按章辦理,一場農村喪事花費平均節省6000元至1萬余元。

“現在俺們村辦喪事,不再大操大辦、三拜九叩。”劉秀明說,戴白花,穿黑衣,一切從簡。在山東,一些農村與殯儀館簽訂協議,鼓勵農民到告別大廳舉行追悼會。積極推行海葬、樹葬、花壇葬等生態節地安葬。“近抓減負,遠抓公墓”,山東還大力推進公益性公墓建設,建設城市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87處,農村1182處。同時,對于吹拉彈唱的吹鼓手,引導其加入莊戶劇團,豐富農村文化生活。

為了進一步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山東堅持宣傳發動和教育引導同時進行。今年7月以來,山東省集中宣傳了31個先進典型,并制作了一批移風易俗公益廣告。此外,組織開展了“移風易俗樹新風”微電影大賽。山東還將移風易俗作為農村道德講堂和“新農村新生活”培訓的必講內容,廣泛宣傳厚養薄葬,累計培訓40861期;廣泛開展文明家庭創建和山東好人評選活動,利用善行義舉四德榜、孝德基金等形式引導孝老愛親,用孝悌和睦家風帶動婚喪嫁娶新風,形成濃厚社會氛圍。(記者 潘俊強)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