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打造生態“管護+產業”扶貧新模式

2016-11-10 18:5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西寧11月10日電(記者 李亞光)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今年4月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在生態保護體制機制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和探索,著力打造生態“管護+產業”的扶貧新模式。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也是亞洲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安全屏障。今年4月13日,我國首個國家公園試點在此建立,于全國率先探索更科學、精細的生態保護新模式。該園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下設長江、黃河、瀾滄江3個分園區,范圍涉及青海省果洛、玉樹兩州的4個縣。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李曉南介紹,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建立后,公園將生態保護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從園區貧困牧戶中選出7275名生態管護員,每月發放報酬1800元,5口人以下的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公園同時鼓勵牧民在草原承包經營權不變的基礎上嘗試草場流轉,發展生態高效畜牧合作社、牧家樂、民族文化演藝等產業,逐步達到牲畜減少、人員集中的目標,從而減輕草場壓力。

據介紹,為增強牧民的生態管護與致富能力,三江源國家公園分批對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目前已達2000多人次。公園還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研制適合管護員使用的導航巡護設備,同時為牧民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