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 百姓富——江蘇對口支援新疆伊犁產業發展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15-07-14 07:34 來源: 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新疆在人們印象中總是一幅壯美絕倫的畫卷,然而,談起經濟社會發展,新疆卻難以摘掉“欠發達地區”的帽子。 

如何讓新疆富起來?在伊犁河谷大草原上,一支千里之外奔赴而來的江蘇隊伍交出了答卷:產業興,百姓才能富;百姓富,新疆才能強。自2010年江蘇開展新一輪援疆以來,產業援疆累計投資450億元。從“給予”到“傳授”,變“輸血”為“造血”,江蘇給新疆帶去的不僅有項目與資金,還有致富求富的經驗與智慧。

項目合作:東西貫連一盤棋

在伊犁河谷谷口的霍爾果斯市,南國的“紅豆”正在西北大地生根發芽。

2015年6月,新疆紅豆服裝有限公司在伊犁霍爾果斯舉行開工儀式。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介紹說,新疆紅豆服裝有限公司占地53.32畝,項目投資概算2億元,全部達產后能年產200萬套針織內衣,銷售額約1億元,可提供1000個就業崗位。

這是江蘇與伊犁項目合作的一個縮影。“十二五”以來,江蘇的振發太陽能光伏發電、金瑪依石油化工等168個重點產業項目相繼在伊犁落地,計劃總投資達1120億元,直接帶動3萬余人就業。新疆豐富的石油、光照、天然氣等資源,也讓企業運營成本大幅下降。

在項目合作中,江蘇堅持“有進有出”原則:一流企業進新疆,傳授生產管理經驗;農牧產品走出來,促進新疆農牧民增收。江蘇援疆干部、伊犁州黨委副秘書長汪國強說:“抓項目就是抓發展,通過項目合作構建自身產業體系,增強‘造血’功能,是伊犁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有力抓手。”

在南通市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伊犁伊寧縣莫洛托乎于孜村村民肯杰太的干貨店被顧客圍得水泄不通,肯杰太樂得合不攏嘴:“在伊犁,大棗旺季時只賣1塊錢一斤,而在南通可以賣到25塊錢。”自2010年南通對口支援伊寧縣以來,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開設“新疆特色農副產品”專銷窗口,將各類產品銷至上海、浙江、安徽一帶,讓一流的新疆產品賣出好價錢。

“新疆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核心區,江蘇以產業援疆為支點嵌入‘一帶一路’建設,充分發揮蘇伊產業互補優勢,從而開拓雙方新的經濟增長點。”伊犁州黨委副書記、江蘇省對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田洪說。

旅游援疆:一舉兩得促發展

“朋友來了,洗手上桌!”見到遠客到訪,艾加帕提忙把客人迎進門,擺上羊肉和抓飯,請客人品嘗新疆味道。艾加帕提家是霍城縣央布拉克村特色民俗家訪點之一。這樣的民俗家訪點,讓當地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央布拉克村原本是當地出名的貧困村。一年前,村里來了一位新村支書,他叫崔榮國,是從江蘇江陰來的援疆干部。通過調研,崔榮國得知該村毗鄰著名的惠遠古城,便挨家挨戶上門鼓勵村民開特色餐廳、駕馬車載客、表演民族舞蹈。“你們只管招待好客人,不要擔心客源!”這份承諾讓村民們安了心,300多名村民開始自主創業。如今,村民人均月增收2000多元,村集體增收30多萬元。崔榮國與江陰援疆工作組的同志被村民親切地喚作“阿哥”。

“民俗文化與生態環境是新疆特有的優勢,合理發展旅游業,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實現百姓富裕,是一舉兩得的絕佳選擇。”伊犁州旅游局副局長戴洪宇說,近年來,江蘇集中力量在旅游援疆上做文章,已初顯成效。

伊寧縣的托乎拉蘇景區鐘靈毓秀,美景如畫,但原先通往景區的道路泥濘,一年最多接待3萬名游人。去年,南通援疆工作組投入3699萬元,在景區內鋪設了18公里柏油馬路,并修繕了基礎設施。這給托乎拉蘇景區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升級為國家4A級景區,游客數量在一年內漲了一倍。

以“素面朝天,還其自然”為要求,江蘇計劃在2010年至2016年投資3.35億元,實施22個旅游項目。從2014年起,每年還拿出援疆資金的21%投入旅游業,助力伊犁將旖旎風光變成開啟百姓致富路的金鑰匙。

人才培養:授人以漁增實力

伊犁地處西北邊陲,產業基礎薄弱,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許多工廠因缺少技能型人才而面臨投產困難的尷尬。另一方面,農村大量村民因沒有勞動技能,只能閑在家。為增強伊犁的軟實力,江蘇巧打“人才牌”。

今年4月,伊犁技師培訓學院24位師生被選派到江蘇鹽城技師學院等3所職業學校,進行汽車維修、計算機等專業技能培訓。為達到“培訓一人、帶動一片”的效果,回到新疆后,江蘇援疆老師許為柏牽頭制定“教師下企業實習制度”:將設備搬進課堂,邀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培育出百余位雙師型教師。

在婦女技能培訓方面,泰州援疆工作組拿出100萬元援疆資金,在昭蘇縣創辦職業教育培訓中心,購買培訓設備,并采取“公司授課+實訓基地+技工實習”的模式,為新疆培養200多名縫紉工、服裝裁剪工、手工雕刻工等人才。

為培養一支永不走的人才隊伍,在新一輪援疆初步啟動時,江蘇就擬定了詳細的伊犁人才培養計劃:5年內投入4.59億元援疆資金培養干部人才,實施建立“人才特區”、引導人才創新創業、構建干部人才培養教育基地等10項措施。

近五年,江蘇已在伊犁開展產業人才項目183個,培養技能型人才9727人。投入一批資金、培養引進一批人才、發展一個產業、培育一個經濟增長點的鏈式效應已然形成。(記者 鄭晉鳴、通訊員 許佳佳)

責任編輯: 溫雅
 
?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