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發展機制體制加快構建

2019-02-25 07:2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

5年來,京津冀三省市按照以點帶面、先易后難和“成熟一項、推出一項”的原則,出臺實施一批重大改革創新舉措,著力建立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制度體系,打造區域體制機制高地。

從“花開三朵,各表一枝”到“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

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

地域面積21.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和超過1億,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本應相互融合、協同發展。然而,長期以來,“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飽,河北吃不著”,卻是京津冀發展不協調的生動寫照。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強調,“大家一定要增強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的體制機制的勇氣”“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說:“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創新頂層設計和協同推進機制、創新政策溝通機制以及政策執行機制,推動政策更好落實。”

5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著力加強頂層設計,規劃體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堅持三地一盤棋,增強整體性;

2016年,《“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正式印發,成為全國首個跨省級行政區的“十三五”規劃;

京津冀土地、城鄉、水利、衛生等12個專項規劃全部印發實施;

京津冀城際鐵路網規劃、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津冀港口群集疏運體系改善方案、張承地區生態保護與修復指導意見、加強京冀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指導意見、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北三縣規劃建設協調機制等相繼出臺……

5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推動要素充分自由流動,推動建立統一的區域大市場和有利于區域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

——2015年8月1日,京津冀手機長途及漫游費全面取消,比全國其他地區提前兩年多時間實施;

——京津冀三省市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公司,通過投資一體化帶動區域軌道交通網絡一體化;

——京津冀率先實行通關一體化改革,通關時間平均縮短41天;

——三省市共同制定實施交通、安全生產、環保、商貿物流等領域協同標準24項;

——天津自貿試驗區“金改30條”政策措施全部落地,其中11項金融創新政策在全國推廣。國務院批復進一步深化天津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128項任務中有84項已完成并落地實施。

一項項“率先”,一個個“共同”,彰顯著區域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高地正在京津冀加快形成。

創新驅動日益凸顯

2016年11月,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在天津濱海新區掛牌成立。兩年多來,科技園累計注冊企業941家,注冊資金104.3億元,其中來自北京的企業超過240家。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是京津兩地協同創新、優勢互補的重要平臺。兩市打破各自“一畝三分地”,成立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由雙方共同管理,不定行政級別,不定單位性質,擁有最大范圍管理決策自主權。在創新政策上,除加強已有政策疊加集成,還進一步在跨區域政策、新興產業政策上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目前,京津冀正積極探索科技園區合作共建新經驗、新模式,形成了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為代表的共建共管園區、以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為代表的技術品牌服務輸出等模式。

作為我國創新資源最密集、科技創新成果最豐富的區域之一,京津冀以促進創新資源合理配置、開放共享、高效利用為主線,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動力,推動形成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打造引領全國、輻射周邊的創新發展戰略高地。

創新引領激發澎湃活力。京津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18項改革舉措已完成14項,其中4項已向全國復制推廣;京津冀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投入運營,技術轉移協同創新聯盟成立,三省市科技成果交易額快速增長;科技創新券互認互通正式啟動,三省市遴選出首批753家提供開放共享服務的科技服務機構……

“將優質高端的區域要素投射到經濟發展相對薄弱的地區,有助于形成強大的磁極,培育優質的區域增長極,推動區域協調均衡發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馬慶斌認為,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京津冀要培育成世界級城市群,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在全球創新體系上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節點,這就需要整個區域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顛覆性研究等有所分工,需要把實驗室、大學、研究所、企業、政府在創新鏈、產業鏈上的分工協作機制建立起來。

試點示范積極推進

試點能否邁開步子、蹚出路子,直接關系改革成效。

為推動協同發展,京津冀堅持從實際出發,選擇有條件的區域領域先行先試,通過試點示范帶動其他地區和領域發展。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曹妃甸區、天津生態城等先行先試平臺加快打造,中新天津生態城完成支撐項目350項,28項綠色發展指標有17項提前實現目標。

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北京市密云區、延慶區與河北省張家口市、承德市聯合共建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在產業發展方面,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任務基本完成,新一輪措施清單發布實施;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在中關村、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石家莊、保定國家高新區率先開展;“通(州)武(清)廊(坊)”改革試驗不斷深化,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安全生產、北運河生態文化建設等領域協同創新深入開展;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風險補償改革等14項改革,率先在石家莊、保定、廊坊三市開展試點。

與此同時,現代農業技術研發和示范不斷深化,物流標準化應用和對接取得深入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碳排放權交易、中小城市綜合改革、亞太經合組織綠色供應鏈、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等試點也在深入開展。

馬慶斌認為,下一步,應盡快研究如何發揮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放大效應,逐步研究推進環渤海灣協同發展的工作,打通京津冀城市群與東北全面振興、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協作關系,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 熊麗)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